Galaxy Song from Monty Python

Whenever life gets you down, Mrs.Brown
And things seem hard or tough
And people are stupid, obnoxious or daft
And you feel that you’ve had quite enough

Just remember that you’re standing on a planet that’s evolving
And revolving at nine hundred miles an hour
That’s orbiting at nineteen miles a second, so it’s reckoned
A sun that is the source of all our power

The sun and you and me and all the stars that we can see
Are moving at a million miles a day
In an outer spiral arm, at forty thousand miles an hour
Of the galaxy we call the ‘milky way’

Our galaxy itself contains a hundred billion stars
It’s a hundred thousand light years side to side
It bulges in the middle, sixteen thousand light years thick
But out by us, it’s just three thousand light years wide

We’re thirty thousand light years from galactic central point
We go ’round every two hundred million years
And our galaxy is only one of millions of billions
In this amazing and expanding universe

The universe itself keeps on expanding and expanding
In all of the directions it can whizz
As fast as it can go, the speed of light, you know
Twelve million miles a minute and that’s the fastest speed there is

So remember, when you’re feeling very small and insecure
How amazingly unlikely is your birth
And pray that there’s intelligent life somewhere up in space
‘Cause there’s bugger all down here on Earth

Songwriters
Jones, Trevor / Idle, Eric

明日隔山岳

好久不写博客,却想了这么个吓人的标题。

周末游杭州,正值台风过境在即(以及阿里在美IPO在即),秋风飒爽,除了桂花还没开略有遗憾,是个绝佳的出游日。

杭州来过很多次,大学时第一次来正是和蛇还有一众很能吃的朋友。这次两个记忆力很好的人故地重游,不免有了些怀旧气味。我们在高铁上就开始回忆当初看着楼外楼的菜单想吃却又舍不得花钱时四人点了一条醋鱼围成一圈。那可怜的鱼自然是很轻易被消灭殆尽,而我们调侃等有钱的时候一定要四人再来一次,每人点一条,脸上画好猫咪的胡子。

但这一次没有吃鱼。

从苏堤摇船一直摇到西泠印社,跳下船就是楼外楼。一个老爷爷正在把包裹完毕的叫花鸡放进烤箱里。那叫花鸡九年前98元一只,叫花子大概是吃不起的了。如今已经涨到近两百,我们还是当即决定赶去吃个早场,这情感类似于去英格兰必须吃个Full Breakfast的意思。不过叫花鸡比Full Breakfast好吃多了。

等候楼外楼开门的一个多小时,去西泠印社转了一圈。原本以为只有个门脸,没想到后面的小山上别有一番天地。总体来说这园子就是一个炫技的所在,所到之处几乎所有可以刻字的石头上都刻满了字。园子的布置也很工整,步移景换,山水池林结合得恰到好处。可以想象得出百多年前一群学术大拿雅集此处喝酒聊天不甚欢乐的样子。

神奇的是,最近几年流行的盗墓笔记似乎给西泠印社带来了不少年轻的游客。

而另外一些年轻的游客,会把“社印泠西”的四字招牌认成“杜即冷面”。

离开楼外楼时已接近正午时分,杭州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接下来便是各种各样的旅行团冲向西湖边所有你能发现的小天地。于是我们便只在孤山路附近闲逛,闲聊。至今我们都还记得当年在断桥上我们看着桥上汹涌人潮时无语的表情和东坡雕像前的摆拍…

时间就这样过去,就像过去的九年。未来的九年仍旧充满了诸多变数,这才是最有趣的地方。

有些朋友“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见面已无太多话可说,还有一些朋友,隔着山川河岳却仍然可以交流,“世事两茫茫”又有何妨。

我的家

好久没和父母一起过春节,这次安分地在家过了除夕和正月的头几天。比想像中的安静,也吃得尽兴。因为过去几年总有人缺席(尤其是我),所以过去几年的全家福都没有拍。今年终于满员,可以补上一张。正月初二全家和外公一起去我念书的小学找了块空地,大家严肃地摆位合影之后,我和小米提议大家来个跃起。此后,场面就失控了。外公摆起了太极的架势,其他人则用各种奇怪的姿势跳起来面对镜头。

全家福过后,我和小米负责处理挑选照片,为大家编辑相册。其间,从牌桌上歇场的人间或走过来看我们编辑照片。所有人都对放松版的疯狂合影非常满意,声称要挑两版出来各打印一张挂在家里。 然而,几乎每一个人,都发出了另一个感叹,“外公老了。” 可能是因为平日里外公会玩手机会用网络,甚至还会用Kindle看书,大家都没有察觉外公的老态。但看到照片时候,所有人都意识到了。

可能二三十年后我也会对着照片发出同样的惊叹吧。

回顾自己在社交网络上的hashtag,看到“奇葩家族欢乐多”这个主题的小推散落在各个地方。五年来,在推特上写关于老爸和外公的推文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回家探望父母的次数。今天心血来潮把这些碎片收集在一起,算是老陈家欢乐瞬间的回顾。

  • 用邮件给外公的Kindle推送去了他点的书,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同步,外公感叹说,真是奇迹啊,玉堂春要叫人去南京送信给她公子要在街头扛着枷唱好半天呢。
  • 前几天家中有外国访客,外公发来微信询问“见到你很高兴”怎么说,我发了句“奈斯兔咪丘”给他,妈妈说外公打牌休息的时候都在看手机屏幕复习说法。相比之下我的广东话课已经缺课6次了,真是汗颜。
  • 自从我向家人介绍了英国可怕的餐桌礼仪以后,他们也开始整天谢啊谢的了,感谢做饭的,感谢洗鱼的,感谢开车去买菜的,感谢吃饭的人把整桌饭都吃了。今天给妈妈打电话请教做饭方法,她还专门再感谢了一遍我给她买的羊皮手套。浮夸呀。
  • 给虾外公配置好了kindle和亚马逊账户,以后可以远程推送让老人享受高科技的快感啦。目前虾公在看一个人的圣经,抱怨错别字太多,看来以后还是推正版书给他为妙。
  • 外公和妈妈开始叫我尘姐了,真可怕。
  • 外公在玩智能机上网的路上走得太远了,当我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可能他不是很容易理解的句子之后,老人家说“请讲中文”。
  • 和外公还有爸爸群聊说三姐的新婚,外公说“恩爱相守到白头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我说 “恩爱相守白头有啥好的,太吓人” 爸说 “嗯,我理解这是代沟” 外公说 “我只是表达了我此刻的感情”。
  • 帮姥爷注册了一个微博儿,问老人家要用什么昵称,他不假思索说“月宫宠物”。我和妹妹都惊了,问是什么意思,姥爷说“我属兔…”
  • 外公已经geek到收到我短信会迅速回一个 “我正在洗澡,等会回你”这样的了。我感到家庭成员的整体心理年龄在加速降低。
  • 我家家长现在一个个都那么洋气了,外公用上了galaxy note(因为屏大字大),而娘亲动辄就是”祝你旅途愉快””周末愉快”。我感到很受用。
  • 遊輪上碰到的幾個臺灣大伯都很有意思,且無一例外掏手機給我看他們子女的照片。還有一位說此生夢想是開車去拉薩(他大致說了青藏入滇藏出的路綫和沿途,還真像仔細研究過路綫的)去年跑去廈門考了個大陸駕照,很興奮地給我看。他對着新駕照傻笑和我外公對着足球頻道那個笑聲一模一樣。#twdemoi
  • 給老外公的短信要用繁體中文寫他才看得習慣,於是羣發短信給家庭成員的時候老媽表示看不懂那些字。
  • 司機送我去國際郵輪碼頭,”小姐你臺灣人嗎?” “不是。” “不是臺灣人你去臺灣做什麼呀!” 多出的幾小時讓我再去鼓浪嶼轉一圈,十五年前陪外公來過,憶當年老頭意氣風發… #twdemoi
  • 我外公为我外婆在天井里种过草…现在想起来还蛮浪漫的~
  • 我也对着外公骁勇了。外公说 “你知道吗?2月29日是西方国家妇女的表白日。” 我说 “我知道,表白失败的人收礼物表白成功的人结婚。可是我爱的人太多了。” 外公说 “哈哈…”
  • 外公的书桌。陪老人从欧债聊到中东到朝鲜日本,陪他看新闻台和旅游卫视。抽着烟悠悠来了句,“年轻的时候都有梦,我和你外婆二十几岁在生产大队当文书,觉得在南通太小了,曾经决定去青海发展,户口迁移报告都打好了。” “为什么是青海啊?” “就是觉得草场放羊挺好的。后来因为路途遥远和父母的原因没去成。”
  • 外公付费买了凤凰中文和资讯太,还订阅了央视的风云足球,“二十四小时都有足球看哦…”然后嘿嘿地傻笑了两声。这时候我觉得这个老头可爱得像个孩子。
  • 如果现在开始天天揣着毛笔,任何书写都用小楷完成,那过个两年是不是也能写到毛笔盛行年代最一般的水平呢? 没有来由,只为“赏心悦目”。看了看手下的键盘,想想那个时代就这么远去,觉得有点可惜。每年回老家看外公抄的太极四八式招数表甚至于电视节目的台号和频道号映射表,都觉得很惭愧。
  • 我“最近好空,工作不是很忙”;爸爸 “好空是一种潜在的危险,要有危机感”;妹妹“这爹当得”;外公 “以逸待劳正能量,不要闲则生非”。 闺密点评“真是个道德沦丧的世界”。
  • 由于中秋没有及时去电外公家,老头子亲自发短信来敦促我安装微信,并贴心附上了下载地址。
  • “希望你们沉睡的爱情早早醒来”,外公的短信还是持续惊悚。
  • 老妈打电话来说外公反映此条短信没有收到我的回复,小米还回了呢。好吧,“我是收到短信后太震惊了导致忘记回复了”。潜台词“谁想醒啊…” RT@demoi “希望你们沉睡的爱情早早醒来”,外公的短信还是持续惊悚。
  • 外公发短信来要求我回家教他“发电子邮件”和“织围脖”…
  • 怕清明不能回家扫墓,下午去给外婆烧点纸钱,天地银行的哟。外公嘟囔着说下次我们不烧纸了吧,多浪费,献花就好。于是我给他讲了四川人烧麻将什么的,外公一拍大腿,“那我们下回给你外婆烧点长牌,她不爱搓麻”。
  • 所谓七十三有道关,按照老家的风俗给外公贺73寿不能在自家过,必须到别家作客躲鬼。于是去爷爷家吃饭,还要在门前摆上一条长凳,寿星在门前将凳踢倒,并大叫“我来过关了”,方可入席躲过一劫。一向不搞封建迷信的外公今天倒也配合,到了爷爷家门前,学着花脸一阵“哇呀呀,我今日这厢七十三,赴来此地闯这阎王关”。“嘭”地踢倒板凳,众人笑倒。
  • 给启蒙老师我的外公发去教师节祝福。并祝徐老师@origsun 文老师@iswenyi 节日快乐。
  • 回家一趟,顺便想给父母拍些照片,毕竟以后回家的次数一年少过一年。但是发现老妈是一看到镜头就像拗造型,老爸对镜头完全抗拒不让拍,最酷的还是外公,根本不管你在干什么拍什么,自己读自己的报纸干自己的事情。 把家里所有的老照片看了一遍,他们是真的都老了。
  • 在男人的节日里象征性地短信问候一下老爸和外公。外公回“你足球偶像谁啊。”我答“我是打酱油看了玩的伪球迷”外公答“像我这年龄的人是很理性的,也没有。” 秀逗了。
    下次再让我填兴趣爱好,我肯定加上一项: 打扫卫生。 原来外公给我起的名儿是早有预见的。
  • 红色的那种四方牌豆腐乳属于哪个派系啊?这个童年最爱啊,配白粥都是美味,每次外公去打开罐头取出几块放在碗里都是个仪式。
  • 本周末回家给姥爷过八十大寿,正从他老人家的角度想象着儿女绕膝子孙满堂的美好景象,然后脑筋一转就切换到了lola和qr结婚前一天的卡车兜风。哦,若206# 年我活着,我的 儿孙们,一定弄个卡车拖着我个小老太去兜风噢。
  • 短信老爸,“有病要去看医生,哪怕是简单的检查也好”,爸爸大笔一挥回了三个字“无大碍”,我说“小恙也要注意”,爹说“嗯!” #老小孩又在敷衍我
  • 在机场看见老爸带女儿出游,真是甜蜜的场景啊。特别当父女都讲萌死人的英式英语跟你Excuse me… 想我爹了。
  • 半夜上Q,老爸改了个签名 “我本善良”…
  • 跟老爸说开春去学摩托车,老爸说不安全,我说出去旅游的时候可以在人少的地方开,老爸说“月亮上人少,你去月亮上开吧”。
  • 我真悲剧,上网跟老爸说64,他第一句话是… 89年… 你还没出生吧… 我无语了… 爸爸呀。
  • 补发一个六一儿童节贴, @iswenyi 的梦想是老爸工作开摩天轮,然后她坐在里面写作业。(经仔细斟酌,她后来把写作业改成了抄作业)
  • 老爸说:馒头和包子,主要的区别是有没有菊花。
  • 把自己快遞回家作為母親節禮物的請求被母上拒絕了,理由是家裡沒床了,無法簽收禮物。個麼明天火车晃去山西了。
  • 每次回家的时间务必控制在48小时以内,否则 1. 脸围的涨幅太大会导致你想放弃第二周所有的笙歌 2. 会导致各种家庭矛盾。 所以在万物皆和谐的三十六小时内什么都没发生,安全后撤。
  • 明天回家过周末,为了防止我爹用农金切克闹嘿喂够轰我起床,我决定带上便携音响回家对轰!
  • 春节不回家,老妈嘱咐我说 “要打电话请在年夜饭结束以后,牌局开始前打来,也就是8点半至9点之间,其他时间段没空接电话” ToT
  • 跟老妈打电话说大年夜还要上班就不赶路回家了,妈欢快地回答“今年太多人回来过年,家里床不够睡了,你不回正好。”爸插嘴“你不回来,除夕的大扫除我们压力很大啊。初一回来不要太早,我们都要睡懒觉~”我这摊上什么爹妈了呀。
  • 每次出远门总是瞒着父母不报的,等平安返回才找合适的时候通报一声。这回跟老娘禀报复活节出游,说“老妈告诉你个秘密” 娘:“什么秘密,不是要跟我坦白谁是你bf 吧” 我:“不是,我复活节有长假没禀报,也没回家,出去玩儿了” 娘:”这算个什么秘密” 果然工作以后爹娘关注的焦点不一样了耶。
  • 为啥飘出来那么多写“春节走亲戚之傻逼怪现状”。春节是多么美好的节日,阖家团聚,饕餮无边,聚众赌博,票友+专业京剧堂会,还有大量空闲时间用于睡懒觉睡午觉晒太阳喝茶看书看碟。除了苏北小城有点太冷和长胖得快了点,简直堪称完美。“别人家的孩子”和“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那是很遥远的存在。
  • 陪二位老爷喝小酒,聊两会,看凤还巢,是为年夜饭。
  • 饭后逛书店买了本故宫日历,页页图片精美古风盎然,发给姥爷看照片,他说“掛曆台曆我沒有,我想這個可以有”… 好吧,再买一本孝敬老人。
  • 老陈家九个人全去看了“北京爱情故事”,小米评价“重口味”,妈妈评价“好看”,我说“看到一半睡着了,主旋律大概是人间有真爱,珍惜眼前人吧”,外公说“是啊,就是宣誓正能量而已”。
    我和我妹妹小米在看低幼电视剧就要被长辈鄙视的环境下长大,结果最近小米在老陈家群里说 “我可是向来百毒不侵,为什么连我也会被韩剧俘虏,救我”,我问这事儿长辈们怎么看,结果她说“他们现在比谁都希望我春心荡漾呢”。 作为姐姐,我无话可说,呵呵。
  • 外公来函,“前一时期豆浆机坏了,费时费料,换了新机就好了,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活也该是如此吧”。我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还有个专有名词,特别形容 “必先利其器然不必善其事者” 叫“器材党”。
  • 蛮佩服我爸的,他教育他哥哥说“儿女的生活我们只有参与权,没有表决权的。想通这一点,很多两代之间的问题都解决啦。” 我感觉好幸福。
理科生真靠谱。这是我外公为我娘设计的切馄饨皮的度量案板。

Hey 2014

After nearly four weeks of trip for business and holiday for leisure, the great break finally cools down. This week I’ve been thinking a lot of the year 2013 and belated new year resolution. And today I realised I had a perfect list of things to do for 2013 but I failed on almost all.

So 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making it short and just kicking off doing it.

2014 Resolution

  • Move to another city
  • Dining out <= 3/7 (aggressive but still possible, dining out before today or during holiday are not taken into count)
  • Run >= 60KM/month and try half-marathon at least once
  • Take care of my plants
  • Enroll and complete at least 4 courses on Coursera
  • Complete a personal photo project
  • Keep tracking on all of the above goals on a regular basis

In my 2013 resolution, I listed all the places I planned to go for holiday. I did go on trips in Guangzhou, Taiwan, Thailand, Philippines, Japan and UK. However, we must not become hostages to tourism and eye catching holidays. In October, I spend the entire golden week holiday at my cozy apartment. This is the first time since college I was staying home instead of going out for “explore”. Travel is fun and so does travel in books.

Stay curious on what to explore and where I live is going to be my life-long resolution.

争论

两位都是我非常尊重的女性。不论如何,我都觉得他们勇敢。

舒淇:
昨天在飛機上,我做了一件十分勇敢的事情。 我看了約40分鐘的《小時代》,而且,如果不是飛機要降落,我沒有打算終止。 當然不是因為影片怎樣好。 以電影來說,它很可能是我有生以來看過的最爛的一部片子。

但,每個人都應該看一下這部電影,特別是香港人。因為它完全代表了今日強國所有最惡劣、最叫人噁心、最腐敗和價值觀念最扭曲的一面。它充滿銅臭(卻又沾沾自喜樂在其中)。它的每個畫面都是浮誇的(但卻同時那麼真實)。它沒有一句對白是人說的(但卻準確地反映了當下的強國文化面貌)。它把一張張本來青春(並算)漂亮的臉孔變得如亡靈般蒼白,並且醜陋、討厭。

這是一部相等於一具腐屍的電影,但它的創作者還為引以為傲,不可一世。 我知道啊,它很賣座。它的續集也很賣座。我絕對相信它的第三集也會很賣座。
它可以無休止的拍下去,直到它所代表的強國滅亡為止。

它把自己叫《小時代》,潛台詞其實是暗示這個是它的大時代。它是謙虛給你看。

我為(不管是自動獻身抑或純粹打工的)參與這部影片的台灣影人感到悲哀。(它好像沒有聘用任何香港電影工作者,大概是因為它看不起我們。香港人才倖免於難。阿門。)

张悬:

給親愛的大家與各界,

以下誠心說明我對相關問題的認識與看法,
願以此表達我的言行原由和本衷,
並深深感激願意交流的各界與聽眾。

關於”對學生發言的主觀臆測”:
我不確定大家是否有機會看到當天的影片,
在我發言被打斷於是嘗試作出說明時,
我多有的是疑惑與感慨而非不滿或諷刺回擊,
如果我當時是為了諷刺,
決不會花費這麼多的演出時間嘗試對話和溝通,

我於國外唸書也常聽到”no politics tonight”
“no guy things here tonight”
“no race issue tonight”
大家從廣告,電影,消費文化裡學到的這些言論是一種幽默,
但因為如此,我們真的失去了太多好好理解不同觀念的機會,
也只是打住不談扔進暗處裡,
期待我們已經多所質疑的政治人物與局面為我們解決,
然而所有政治產生的問題還是各種人民在承受,不是嗎。
唯有當我們從生氣地談,
到有機會疑惑地談,
到有天產生真正的理解於是幽默地談,
我們才不會被任何資訊操弄我們看待世界的看法,
以為是和諧或平安。

這是我真心的想法。

關於”沒事拿什麼國旗出來宣揚”:
今天如果換作是鳳梨酥,高山茶,或是繁體字寫的手卡,
我相信就沒有問題。
然而請容我說明,
旗子和它們一個個對我而言都是一樣的。
在異國,它們都來自也代表我的土地家鄉,
都是我認識了三十多年最熟悉的事物,
我看到都是開心而感激的。
我常常拿聽眾送的東西上台,
我不會退回也不會忽視,
以前有聽眾知我年輕時會看簡體書,
特地送了我一本毛語錄,
我當時如今日收下時都是同一種高興,
沒有對彼此的心意有過多揣測,
交流也都是同一種心。
當天我是非常高興能見到台下還有外國聽眾的,
看她們一陣疑惑,
所以才會用英文嘗試與她們交流這是從哪來的,
在我發言被打斷前,
從來並不是為了要”對現場中國留學生宣揚什麼”。
這不是我個人的解釋,
這是當天發生的實情。

關於”台獨”:
台灣的政治現況,法律基礎和社會發展
在所有華人地區中的確是不同的,
我無意拼命強調,
但我也會介意被刻意扭曲或隱蔽發言權利的狀況。
失去誠心但真實的對話,
我們再血脈相連都沒有辦法親近對方。
我從沒有在華人地區對當地聽眾嘗試不敬只為宣稱什麼,
這次也是一樣,
我的一路發言只是希望能跟學生交流
”我們不必永遠迴避政治才能得到和諧,
甚至互相理解”。
在我發言被”no politics today”打斷前,
我完全沒有使用任何政治性的意圖和提出任何政治的看法,
我用英文想跟台下的外國聽眾介紹這面旗子為什麼出現在這裡,
真的,如此而已。

關於”台下學生怒喊 no politics today”
“你難道不知道現場都是中國留學生嗎”:
我並不知道這位說英文的留學生就是所謂中國學生。
台下也有台灣學生,我看待他/她們都是一樣的,
我也沒有去詢問過當日演出的觀眾都是何地而來的,
只知道多數是會說中文的學生。
我怎麼回覆學生,
當時和中國和台灣完全沒有身份背景的指涉。

我一直相信這位學生是出於善意希望我不要導向政治,
我沒有感受到當時學生是用憤怒的語氣在說話,
而請相信我亦是。
我懇切希望表達的不是為了諷刺,
而是我感慨於發言被打斷,
因此請大家嘗試從我的發言態度聽出任何一點真誠,
聽眾沒有給我機會讓我對當時的外國聽眾解釋,
現場為何有學生帶來這面旗子。
我之後嘗試說明的,
依然是我希望越來越多人願意不忌諱存在的問題和值得討論的事,
我們越有機會了解彼此的差異,
才會有機會不去動輒互相撕裂,
迴避不談才會造成最多的冒犯,
因為我們從來不願意去正視彼此的觀點和可能有的交集。

我無意提起政治或是刻意作宣示,
我拿起聽眾帶來的,我家鄉的任何東西,
沒有任何為了要對誰不敬或對誰傲慢,
我不確定當時的情形能否還原,
但我是真心平靜地在跟學生對話,

關於”我用傲慢的方式諷刺台下的中國學生”:
請容我說明,
因為是學生,我真的很珍惜也慎重在看待他/她們的回應,
也才會開啓這次的對話。
比起各種對我發言態度的解讀,
我更在意若我當時選擇忽略或是不去對話,
這是否才是更傲慢的”打發”與”阻止聽眾發言”。

關於”麥克風在我手上,我文化霸凌了一個中國留學生“:
此次演出這一段過程,
我至今依然認為它是一個對話,
對國旗第一反應大有不同但各自陳述意見的對話。
請容我再次說明,
當時我並不是”對著中國留學生強行宣示台獨”,
台下也有許多台灣留學生,
我從來沒有分過彼此。
和我對話的學生是以英文陳述,
我無法立即分辨她就是所謂的”中國學生”與否,
因此我是真心以中文回答給所有華人學生聽的。
按照我以往在舞台上的反應,
我一直都是非常願意將麥克風交出進行對話,
這次是因為我真的來不及跟台下的英國聽眾解釋完我從哪裡來,
我的發言即被打斷並被解讀為我意欲導入政治話題,
所以我選擇在當時把話說完,
我也在當場誠心表明
‘if you wish to speak, i’m always listening. really.’

場地不大,我們交流的過程現場大家都聽得到,
影片雖看來是我拿著麥克風,
但我們是在對話,
也許眼前是段血淋淋,不高明的對話,
但絕非所謂文化霸凌。
前篇有提到,
若學生繼續發言,我一定一定會將麥克風交給她。

關於”學生聽眾不需要妳來教育”:
我能帶來的也許不是教育,
但歌手,學生,聽眾,消費者,
我們都需要新的資訊帶來的新刺激與新學習。
簽名會上有同學執意簽一把傘,
不給簽就大哭並怨罵了起來,
這是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事情,
也許我總是可以忽略她,就像忽略很多衝突,
可是我並不願意放棄有任何可能交換不同觀點的機會。
對於不能簽傘簽手機就哭喊咒罵是不對的,
和”消費者最大”的消費觀有關 ;
對於看到我介紹我家鄉事物就劃分成政治意圖的不悅,
跟我們的迴避和不願聞問彼此有關。
討論這些雖然不是音樂的唯一價值,
但音樂的世界裡每個年代都有無數創作與歌手在討論與關懷它們,
這是我的想法與認同。

關於”婊子來大陸圈錢”
“有種不要來大陸開演唱會”:
婊子或女神,都是物化一個人物的方式。
我唯一想說的是,
我去任何地方演出從不為了妥協討好或勉強任何人對我的毀譽,
每一場演出都是無分彼此誠心誠意,
我為聽眾而去,不為圈錢,
表演多年經營音樂與團隊,
我身上從來沒去圈過不應多得的錢。

我沒有分別過聽眾是從哪裡來的,
“是哪種哪個地方的聽眾”。
從前我若以分別心先行區分所謂中國或台灣聽眾的不同,
這才是傲慢與偏見。

我真誠地盼望以上回覆能剖析我的心意和初衷,
不為和諧立場,而為說明事情經過,
但如果最終無法帶來與各界新的討論與溝通,
我不會勉強聽眾的選擇,
僅為表達我一直都是如此的,
對我出身和對華人世界未曾變過的祝福。

i truly hope that someday, in somewhere,
at some places and to anybody,
we can always talk to each other
and we can always listen.

800年后的偶遇

Masterpieces of Chinese Painting 700 – 1900: How a Chinese Gongbi Silk Painting was Made from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on Vimeo.

猫妈提到 Victoria & Albert 博物馆最近从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借了几十幅画借了不少非常著名的画作在伦敦展出。当即去看了展讯网页,沉醉不知归路。
虽然我很怀疑不懂中文或者没研究过中国书画史的欧洲人是不是真的能感受到这些书画作品所表达的美感,但前期的宣传(包括BBC的关于中国绘画史的culture show),同期的讲座,主页上讯息的展示,都令人刮目相看。

陈容的九龙图卷和我真是有缘,今年年初在上美波士顿特展中露了个脸,下半年在东京的根津美术馆有件复制品在展,如无意外年底到了伦敦就能再遇到一次。
这种遇见,真是浪漫。

图片来源 https://www.mfa.org/collections/object/nine-dragons-28526

认知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但有些人的认知“特别有限”。

比如我就觉得,人居然可以从饥饿变成饱腹,过了一会儿又变成饥饿状态,这个循环过程非常玄妙。

再次陷入,“不吃饭就等于拒绝全世界”之困境。

阴翳丸窓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上文出自八十年代小学语文课文,为叶圣陶所写的《苏州园林》。苏州的园林多年前便得造访,所谓“工于匠心”却不得体会。然而“如在画图中”却在多年之后的日本镰仓得以亲见。

marumado1

丸窓(Maru Mado)意为圆形的窗,是日本庭院和茶室常见的窗扇造型。特点自不必多说,除了可以尽可能多地采纳自然光,还可以借景。当然了,中国人也许说,借景对园林发源之中国来说简直只是小儿科,可是相比苏州园林或者其他中国园林,我看日本庭院却更懂得将主体以外的内容简化到极致,而这时候借景的小把戏就成了惊鸿一瞥。

marumad4rvia

marumado2 via

明月院(めいげついん Meigetsu-in)是北镰仓(Kita-Kamakura)的一所临济宗建长寺派的一个寺庙,院内种满了紫阳花(あじさい Ajisai,在国内被称作绣球花)。绣球在六月梅雨季节花期最盛,也是明月院最富盛名之处,所以这寺庙也叫“紫阳花寺院”。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绣球,而是路过不起眼的茶室时所见的丸窓。

 P1050543

彼时正值盛夏,我也只在日本作短暂的停留,没有机会拍下四季之景。但我在这里检索到了四季的明月院,惊人地宁静美丽。

mei1

mei2

mei3

mei4

 

 

东方人的天才,就是能够将虚无的空间任意隐蔽而自然地形成阴翳世界,在这里使之具有任何壁画和装饰都不能与之媲美的幽玄味。这几乎是简单的技巧,实际上却是极不容易做到的事。——谷崎润一郎 《阴翳礼赞》

 

明月院历史悠久,原本是禅兴寺的一部分,禅兴寺大部分建筑在日本明治时期毁佛运动中被摧毁,于是佛意渐淡。但路边平家物语的字牌,还是让人驻足。

 

“骄奢者必不长久,犹似春梦;强梁者势必消逝,恰如轻尘。”

P1050534

If I have to go

If I have to go will you remember me
will you find someone else while I’m away
there’s nothing for me in this world full of strangers
it’s all someone else’s idea
I don’t belong here and you can’t go with me
you’ll only slow me down

until I send for you don’t wear your hair that way
if you cannot be true I’ll understand
tell all the others you’ll hold in your arms
that I said I’d come back for you
I’ll leave my jacket to keep you warm
that’s all that I can do

if I have to go will you remember me
will you find someone else while I’m away

地藏王与七福神


“地域不空、誓不成佛” 的地藏王菩萨在日本是最受欢迎的菩萨之一,被称作
Ojizō-sama或Jizô 。此行到达日本后第一天拜访的高尾山的山脚登山道就可以见到在路边有地藏王菩萨和七福神的小石像站在路边,保佑路人平安。不知是不是受地藏菩萨舍身救母的传说影响,在日本,Jizô 不仅是旅行者的保护者还是儿童的守护神,所以很多幼童的父母会将红色的毛线织成的帽子和围裙戴在地藏菩萨身上,希望他能保佑儿童顺利成长。Jizô 的造型有很多种,各种寺庙里供奉的形态也多有不同,但大部分都是右手持檀陀,并且笑眯眯的善者形象。

 

JNTO 对 Jizô 所作的图释。

g_01

当然,这个形象的 Jizô 是比较不同寻常的。via Japan365

七福神在日语里念做Shichifukujin在日本信仰中是被认为会带来福气和财运的七尊神明,一般包括惠比壽、大黑天、毘沙門天、壽老人、福祿壽、辯才天、布袋。经常在一艘宝船上出现,形象倒是有些像中国的八仙。一说七福神的起源似乎和竹林七贤也有关联,具体不考。

shichifukujin

ag_02

 photo via JNTO

我一直认为,便捷可达的山径,是城市居民的福祉。香港虽然高居世界拥挤程度之首,但也难能可贵地在各个岛上都有难度适中的登山径。以前在香港出去爬山时,常听同行的来自欧洲的朋友抱怨,在山路上遇到迎面来的登山客,从来都不见打招呼,而在他们的家乡见面不打招呼,简直难以令人接受,即便是陌生人在山路上遇到也要点头互道Good Morning。我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毕竟,在大陆生活了二十几年,陌生人见面不打招呼,这简直太正常了。然而第一次在高尾山登山我就震惊了,不管是不是认识,只要迎面遇到或者是超道往前,几乎都会听到一句konichiwa。让我这个刚到日本不到24小时的人,也觉得温暖。后来,本来不是很喜欢吃日本菜的我,回国以后也便常常光顾日本餐厅,因为那些被店员挂在嘴边的sumimasen 和 arigato 实在让人舒服。

P1050426

P1050442

 

日本语快速查询

Evernote里的笔记,可能对有些朋友有用,故分享之。
此行日本,虽然一周内,我对日本人除了说过对不起、谢谢、下午好以外几乎没有讲过日语,不过通过听别人说话知道了一些常用的词语和句子。 列在下面,
常用句子或单字,按使用频率排序:
  • 对不起 (相当于excuse me) summimasen
  • 谢谢 arigato
  • 非常感谢 arigato gozaimasu
  • 不用了,谢谢。 (常用于超市,店员问你要不要塑料袋之类的情况 dai je vou-kinda
  • 请 douzo
  • 是 hai
  • 不是 iie
  • 问候 (hello/hi) konnichiwa 注:如果是出门爬山,一般石径上遇到的所有反方向和你相遇的人都会对你说konnichiwa,用很快的语速。
  • 你好吗?genkidesuka?
  • 我很好。genkidesu
  • 见到你很高兴 hajimameshite
  • 我从中国来。Watashi wa Chūgoku kara kimashita
常见食物/餐厅:
  • 日式串烧     Yakitori 详细点菜
  • 日式煎饼     Okonomiyaki
  • 铜锣烧      Dorayaki
  • 居酒屋      izakaya
  • 手握三角卷      Onigiri
  • 章鱼丸子      Takoyaki
以下是出于不可告人的原因聊天时需要使用的词汇,因为跟不懂汉字的人交流,是没有办法用“笔谈”的。
藝術家,排序不分先後:
  • 村上春樹     Haruki Murakami
  • 村上隆     Takashi Murakami
  • 村上龍     Ryu Murakami
  • 芥川龍之介     Ryunosuke Akutagawa
  • 荒木經惟     Nobuyoshi Araki
  • 森山大道     Daido Moriyama
  • 三島由紀夫     Yukio Mishima
  • 小津安二郎     Yasujirō Ozu
  • 谷崎潤一郎     Jun’ichirō Tanizaki
  • 妹尾河童      Senoh Kappa
  • 杉本博司      Hiroshi Sugimoto
  • 安藤忠雄     Tadao Ando
すみません – Su mi ma sen – 不好意思、麻烦
ごめんなさい – Go men na sai – 对不起
道に迷っています – Mi chi ni ma yo tte i ma su – 我迷路了
…はどこですか – …Wa do ko de su ka – …在哪里
ちょっと待って – Cho tto ma tte – 稍等一下
分かりません – Wa ka ri ma sen – 我不懂
いくらですか – I ku ra de su ka – 多少钱?
お願いします – O ne ga i shi ma su – 拜托了
大丈夫 – Da i jō bu – 不要紧、没关系
危ない – A bu na i – 危险、当心
もう一度 – Mō i chi do – 再一次
病気です – Byō ki de su – 我病了 どこ – Do ko – 哪里
助けて! – Ta su ke te! – 救命! はい – Ha i – 是、好
さようなら – Sa ō na ra – 再见 いいえ – I i e – 不是
ありがとう – A ri ga tō – 谢谢 そうです – Sō de su – 是的

激安 – 超便宜,折扣很低
アクセス(Access) – 连接(指交通方式或链接)
ガイド(Guide) – 导游、指南、导游图
无料 / 有料 / 料金 – 免费 / 收费 / 费用
切符(きっぷ) – 车票、入场券
チケット(Ticket) – 票、券
放題 – 无限制、不限次数
トイレ – To i re – 厕所
案内 – 向导、引路、指南
通り – 大街、马路
手紙 – 信件、信函
切手 – 邮票
窓口 – 窗口、问讯处
割引 – 折扣,减价
駅 – 车站
両替 – 兑换
食べ放題 – 自助餐
ラーメン – 拉面

一些关于语言的碎念

不算上互联网,在普通生活中并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到非常多元的文化。以我本人经历而言,除了工作上能够涉及到的普通话,英语,广东话,平时甚至很难听到除了上海话以外的方言。我以为这是生活的一大损失。旅行在某种方面上弥补了这种损失。

周末去楼下咖啡店买咖啡,一个白人姑娘在买蛋糕,熟练地用中文点这个那个,连店员都惊诧连连。 我很佩服乐意学习新语言的人。因为语言对于接受新的文化实在是不可缺少的工具。Peter Hessler 的书我很爱看,倒并非因为博学,而是对于中国很多方面的理解,是靠他修炼出的中文能力,与“接地气”的人们直接地交流,加之自己独特视角的理解和写作方式才有江城有寻路中国。

语言好算不上什么本领,但藉由语言所接触到的世界才是值得庆幸和珍视的。

四月 想起他

 

 

 

当连续在同一个城市不间断的生活即将进入第九个年头的时候,基本可以对一年的气候都有所掌握,几月大概开始怎么穿衣服,几月可以不用缩手缩脚地在街上走路,几月是人人都出门上路旅行的季节,几月梅雨不停,几月烈日如炙只消开足冷气待在室内,几月冬风至寒服启。

在上海,四月是乐观的季节,你终于可以把羽绒服和秋裤扔掉,换上轻巧的 T 恤去四处遛弯儿。可以换上有点破烂的牛仔裤登上烂球鞋奔向公园田野中那些嫩得不带任何保留的绿色当中去。四月,你想起 Kurt Cobain。

有一次在石澳湾游泳,旁边一对白人夫妇带着一个小朋友,那孩子光着身子在蓝色海水里漂浮的样子很自然地会让人想起 Nevermind 的封面。我同身边的朋友说起这张唱片和涅磐乐队,他微微一笑,说 “Teenagers.”

同另一个朋友谈起十年前的音乐环境,十年前,才是真正的少年时光啊。我坦言印象里当时听到的不论摇滚乐还是流行音乐都不多,一则本来资源也少不如现今网络如此方便,二则读中学的时候父母给我买了 CD 机然后我在学校附近新华书店淘碟买来的都是古典,十几岁的我还没有分辨音乐好坏的能力,买古典最初的想法是因为觉得同样花二十块钱买张唱片,古典要比流行音乐经得起反复播放多,其次那个年龄多少都想在同学中间显得与众不同些。其余零星的流行音乐都仰仗在电视台做音乐节目的小姨从南方带回的唱片。大多是音乐杂志的合辑唱片,被反复听到滥,Ribbie Williams 是我高中最喜爱的男歌手,我还在寝室贴过海报。

涅磐我在中学第一次听说,那时候 Kurt 已经死去有六七年。不论从名字还是扮相,这个乐队都没有吸引我的地方。我当时顽固地以为一个外国乐队,起涅磐这个名字又扯上毒品什么的,再加上 Kurt 的自杀纯粹是哗众取宠,音乐风格大底就是不羁年轻人声嘶力竭的吼叫吧。

我不知道这些看起来老成实际上幼稚无比的想法到底是怎么冒出来的 (实际上即便是现在我的同龄人中不少人还是抱着这样偏见吧,不仅是对涅磐,还是对摇滚乐,或者说对 grunge),总之就我也就这么错过了很多年。直到快要走到 Teenager 之路的尽头时,才第一次听到 Kurt 在纽约 MTV 不插电弹的吉他,对涅磐的所有偏见才全部消除。

我在无解的游记“行走西雅图”里看到 Kurt 在华盛顿的公寓外长椅上被前来缅怀的人们写满了留言,其中有个人这么写 Kurt, My teenage dream. Thanks for the memories. R.I.P。

我在真正的少年时代错过了这个乐队,但我可以说,开始听到涅磐和 Kurt 的那个年头,是把我的耳朵放进摇滚乐世界的并在此四处遨游的少年时代。

每年四月,连交通广播台都会有纪念柯本的音乐节目,有人揣测他若还在人间可能是何等颓废中年,有人扼腕叹息。我做的即是轻点曲库的播放列表,听他认真地唱歌。

盗得越杭两日闲

近来要纪念的人有几位,查海生,Kurt Cobain, 还有在日本地震/海啸中丧生的人们。

复旦每年都有海子的纪念诗会,我去过几回,可每次都觉着矫情。这回在绍兴南方书店的朗诵会倒是很好,我以为很真,用淡到正好的语调默默地念诗,像暗流,而不是澎湃的海。

中场休息,邻座的男生用同样淡的语气说,我最喜欢的是一首情诗,“七月不远”,接着就默默地念了起来:

七月不远
性别的诞生不远
爱情不远————马鼻子下
湖泊含盐
因此青海湖不远
湖畔一捆捆蜂箱
使我显得凄凄迷人
青草开满鲜花。
青海湖上
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
(因此 天堂的马匹不远)
我就是那个情种: 诗中吟唱的野花
天堂的马肚子里唯一含毒的野花
(青海湖 请熄灭我的爱情!)

野花青梗不远 医箱内古老姓氏不远
(其他的浪子 治好了疾病
已回原籍 我这就想去见你们)

因此爬山涉水死亡不远
骨骼挂遍我身体
如同蓝色水上的树枝
啊! 青海湖 暮色苍茫的水面
一切如在眼前!
只有五月生命的鸟群早已飞去
只有饮我宝石的头一只鸟早已飞去
只剩下青海湖 这宝石的尸体
暮色苍茫的水面

接着那男生开始murmur起初三的时候爱着一个女孩儿,同时又把那爱全部灌在这诗里保存,直到去年才去了趟青海湖。我向来对这样的话题不感兴趣,何况是刚刚认识的路人。我看见他呆呆地笑,有点不好意思,似乎是在为自己年轻时候的懵懂而羞涩,我轻飘飘地说“哎呀,谁都有这样的时候… ” 说着这话,我都没觉得心虚,真是脸皮太厚了。于是敷衍过去。

伽蓝殿

和畅堂边有条小路叫“伽蓝殿”,也许这里曾经有过一座寺庙? 青石板路两侧的墙壁被刷满了各种计生、妇女平等之类的宣传广告,年代不远,却有点超现实。

杭州无他,天气大好,盘腿坐在湖边和火车上认识的处女座mm聊“春天责备” 和马世芳的两本书,说到台湾人的啰嗦,一边吐槽又一边被他们的情感所感染。直到太阳落下,照出金色的路面。

大开眼戒世博会

上个月到朋友家去蹭饭,事先并不知道8号线耀华路下车就是魔都中的魔都之世博园区,从地铁口出来,抬头一看就望见了大红门,人山人海之中,居然有点”Eyes wide shut”的代入感。耳边响起几段惊悚的音乐,如下。

如果你有耐心,请按顺序连续播放下面两段

世博会像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舞台上演戏,观众、志愿者、媒体等。有兴趣参与的,也买了门票进去扮演群众演员。没有兴趣的,只要你生活在这个城市或者这个国家,都能感觉到舞台上散发出来的变态能量。

1. Musica ricercata is a set of eleven pieces for piano by Hungarian composer György Ligeti (May 28, 1923 – June 12, 2006). The work was composed from 1951 to 1953[1], shortly after the composer began lecturing at the Budapest Academy of Music.[2] Although the ricercata (or ricercar) is an established contrapuntal style (and the final movement of the work is in that form), Ligeti’s title should probably be interpreted literally as “researched music” or “sought music”. This work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Ligeti’s search to construct his own compositional style ex nihilo[3], and as such presages many of the more radical directions Ligeti would take in the future.

2.The Suite for Jazz Orchestra No. 2 is a Suite by Dmitri Shostakovich. It was written in 1938 for the newly-founded State Jazz Orchestra of Victor Knushevitsky, and was premiered on 28 November 1938 in Moscow (Moscow Radio) by the State Jazz Orchestra. The score was lost during World War II, but a piano score of the work was rediscovered in 1999 by Manashir Yakubov. Three movements of the suite were reconstructed and orchestrated by Gerard McBurney, and were premiered at a London Promenade Concert in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