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ility to do nothing at all in an unhurried manner

隔着水和一只大大的灰鹭对望
它的不远处荫蔽中还有一只白鹭
他们一动不动
亦或是动了我却没看见
灰鹭时不时张开一边的翅膀
似乎是想用阳光把它晒干
晒完左边又晒右边
河面上
飞来飞去忙得很的是黑色的乌鸦
这么急的水里大概是没有鱼的吧
灰鹭居高临下
看着乌鸦奔忙
它一动不动
pour vous
隔着水和一只大大的灰鹭对望
它的不远处荫蔽中还有一只白鹭
他们一动不动
亦或是动了我却没看见
灰鹭时不时张开一边的翅膀
似乎是想用阳光把它晒干
晒完左边又晒右边
河面上
飞来飞去忙得很的是黑色的乌鸦
这么急的水里大概是没有鱼的吧
灰鹭居高临下
看着乌鸦奔忙
它一动不动
局部的上一季,应该是说卡拉瓦乔那一期(卡拉瓦乔善于在画作中表达力量与冲突),提到说中国美术史里,在清乾隆时代之前,是极少有暴力冲突与战争的场面的。这和西方美术大相径庭,无论是圣经故事还是历史题材的战争与革命,都是各个年代里艺术家乐此不疲(或者被乐此不疲地要求)创作的题材。而中国美术,似乎这一切都消泯在“江山”的意向当中了。
又,巫鸿在“废墟的故事”中提到,废墟的形象在中国很多怀古诗里有出现,但是在与诗歌具有密切关系的绘画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废墟的“纪念碑性”在中国绘画中是通过其他意象来传达的。作者对此的解答是——欧洲视觉传统里的废墟观点,是建立在“取消”(erasure)这个观念之上的。古代中国对废墟的理解所指的常常是消失了的木质结构所留下的“空无”(void),正是这种“空无”引发了对往昔的哀伤。
结合眼下,有人逝去了,有人被禁言了,有人被销毁号了,一切都还没有结束,但当一切结束之后,这些逝去的生命,这些被删除的言论与信息,都成了空无。
绘画中战争与废墟的缺席,是否只是中国人面对无名往昔的“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个侧影?而,过去的战事与朝代更迭,如无画卷,至少有碑。而现如今,一切皆在洪流中被抹杀,被忘记。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王履 华山图册内页
语言真是个有意思的东西。
臭名昭著的罗马教宗“赎罪券”,拉丁语indulgentia,而英语就是Indulgence。这个词另一个更常用的意思便是“嗜好”与“放纵”。那么是不是可以说现如今,大肆盛行的消费主义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赎罪券”,货币可以购买到的“赎罪券”,它使你“放纵“,它迎合你的“嗜好”,不用背负任何愧疚的准行证。
“赎罪券”带来了宗教改革,消费主义会带来什么呢?
城市生活所有的立面几乎都被商业广告充斥。东京也许还算不太差,那些商业广告通常设计得不错,有时候有优秀的平面设计,完美的字体,有时有漂亮的女模特。但有时有这样的瞬间看到一些非商业型的招贴画时,就会被击中——好像你听见画里人(有时候是艺术作品)在讲“别忘了,我曾经活(存在)过”。
秋收,今年最后一波采摘。用了两年的可降解盆已经差不多开始腐烂了,需择天气好的日子剪枝越冬。这已经是种辣椒的第三个年头,越冬的第二年,据说木本化会随着年份的增长程度越来越深,植物也就越来越强壮。上个月在苏州弄堂里乱转,看见好多人家门口的辣椒都长成了小树的样子,想必也是多年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