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流水之穗高岳

我有一位行事非常谨慎的登山伙伴,我姑且称之为「随线」,其登山风格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如临深谷”。

十月份时我们一起去看 Alex 和 Tommy 一起登 Fitz 的纪录片 A Line Across The Sky,我这位著名的风控狂人朋友说,「电影是个好电影,但是他们也太不小心了,每一步都是关乎生死的大事,他们还有心情开玩笑?」
我告诉他说,我读过Alex的传记,里面说了很多那些看似疯狂的计划背后的故事,对与这些专业运动员来讲,一旦上了墙,剩下来的就只有execution,而更多的工作,已经在上去之前就完成了。就像那些最伟大的画家一样,看似用最随意的线条创作出随意的效果,但实际上每一笔都是非常认真的。

“All the soloing I had done during the previous several years had taught me the value of preparation. But I’d never prepared for a free solo as diligently as I did for Moonlight. Rehearsing the moves on toprope for two days until I had every sequence lodged in my memory was crucial, but so were those days of just sitting and thinking. Imagining every placement of each hand and foot all the way up the huge route. Visualizing everything that could happen. . . . In a real sense, I performed the hard work of that free solo during the days leading up to it. Once I was on the climb, it was just a matter of executing.” ― from “Alone on the Wall

—— 所以其实也没有那么疯狂,是吧。

我的朋友不置可否。

之所以不置可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对于我们这些正常人来说,Alex和Tommy这样的人,确实是远远超过了可控范围之内。另一部分原因是,我们都一直还在摸索对于我们来说的「可执行」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对于我来说,这个摸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但是对于谨小慎微的人来说,这也是另一个挑战。

去年我们又冷又困经历了两个瑟瑟发抖的不眠之夜,完成了八ヶ岳連峰以后,这位时时不忘risk assessment的随线对我说「明年我们再登山时,选一条更安全的线路吧。」我说,「好的」。

今年我们却来到了「穗高岳」。

Yamareco的每月登山推荐榜是我经常爱刷的一个列表,可以直接了解到当季热门和天气适中的路线。穗高岳是日本第三大高山,据说被称为北阿尔卑斯山的盟主。一到夏天也自然而然上了推荐榜。而我一下就被小五台一般的凌厉山脊线给吸引住了。当然不得不承认看到youtube上翻越『ジャンダルム』惊心动魄的视频之后,我爱冒险的小心思是有点占了上风的。

图片来源

「ジャンダルム」是个有趣的名字,来自法语名词 Gendarmerie(配属在各要塞地区或边界、重要机关负责维持治安的部队),Gendarme指的是,山脊线由于岩石风化突然陡降到一侧时形成的小尖峰,通常发生在两山的山脊线交汇处。名字由来大概是因为山区里山脊线通常是防线(?)而治安部队又总是出现在边险要塞吧。据维基百科说,Gendarme是阿尔卑斯的常见地貌,最有名的是瑞士魏斯峰附近的Grand Gendarme。这里就原样被日本人搬过来用了。我在中国倒是从未听说过这个叫法。

weisshorn_from_bishorn

上图左边的是魏斯峰,右边的大尖就是Grand Gendarme。

因为特别的地理环境,Gendarme 只是个比顶峰summit的邻域更小的「局部极值」,通常都不是山脉的全局最高,但因为岩石风化,陡峭程度有时还会超过summit。真是令人望而生畏同时又热血沸腾啊。

我们的计划

紫色:计划
红色:今年的路线
蓝色:明年的detour

计划的升降图

实际的升降图

山行流水之扇山与百藏山

葛饰北斋『富嶽三十六景』鼎鼎大名,三得利美术馆推出歌川广重特别展览之后,我才知道“系列风景画”曾经在日本掀起过一阵风潮,仅仅广重一人代表作里就有各式各样的日本风光排行榜,比如『東海道五十三次』、『近江八景』、『江戸近郊八景』、『日本湊尽』等等五花八门。在东京生活过一段时间,也在日本各地周游以后,看这样的展览就特别有趣,因为很多乡村景观还和今天一样,而往往各地又有不同的风俗和特色,有一些也可以在画中指认出来。

除了艺术家们喜欢画风景系列画,卯足精神吸引观光客的各市政府也会评出来名目各有不同的观光列表。这秀麗富嶽十二景就是大月市评出来的1992年评出来的观赏富士山的列表,百藏山和扇山分别位列第六和第五。其实这个排名基本上就是按照海拔来排的,道理非常简单,爬得越高,看得越清楚。不过也综合了一些其它的因素,比如沿路风光,附近的具有历史感的旧街道等等。百藏山和扇山,一头是红叶名所猿橋,一头紧贴葛饰北斋三十六景的甲州犬目,大概也是位列考前的原因之一。

东京周边的单日往返徒步路线多如牛毛,网上信息又是纷繁复杂,加上语言的因素,找起来往往没有头绪。有了这些本土观光列表,抓住关键词,找起路线来就轻松许多。

两座山附近有几个车站(鳥沢駅、猿橋駅、四方津駅),从东京新宿发车的中央线可达,路程大约为90分钟。取决于当天的天气,可以决定是两座都去还是只去其中一个。

两条线路大致如下。

路线一

r1
v1

路线二

r2
v2

至于风景,这次没拍到很漂亮的照片,因为既是多云(不见富士山)又还没有到红叶见倾的时刻。留着以后找个冬天的晴日再来吧。
这里有很多冬天的照片

狩野一信与村上隆的五百罗汉图 <2/2>

上一篇跑题跑太多,这篇希望能跑回来。

我本人对狩野一信的画风说不上特别喜欢,他华丽的笔法和对光线的刻画方法实际上和传统的东方美术想去甚远,五百罗汉的神态和我印象里的传统罗汉图也有出入。但是,那些色彩斑澜的画卷倒是让我想起了西游记最终一行四人到达西天去领经卷时,如来佛脚下的众罗汉,是泛着的金光的修行者,离天下众生有些遥远。

我在网上检索中国罗汉图时,特别注意到了现存于波士顿美术馆的周季常和林庭珪的五百罗汉卷轴,比起狩野一信的风格,我偏爱这种“更谦卑的”风格。

More

狩野一信与村上隆的五百罗汉图 <1/2>

搬到东京几天,终于意识到这城市有多大。此前虽然也来住过不少时间,但却一直是旅游者心态,对于要去的地方也都是全部依赖Google地图,方位什么的,从来没有真正挂记在心上。从今年开始,算是要长住了,才开始有心留意起不同的铁路公司,每一条路线大致经过的地区和行驶方向,23区的方位等等。在市里跑了几天,也便熟悉起来了,找路或者找电车也不那么吃力。这才突然发觉也许之前在东京那么爱迷路都是懒出来的结果。

对于地理略加熟悉起来也要归功于办理各种入住、银行、入职手续要在不同的地区跑来跑去,出于节省时间(当然也是节省路费)的目的,出一趟门都要尽量讲活动安排在邻近的区域。此番去六本木办银行卡,想想出一趟门只办一张银行卡太亏,看看周围有什么活动,便留意到刚刚开始不久的村上隆五百罗汉图。而离六本木不远的增上寺正在展览的狩野一信五百罗汉图大展也在同时展览中,索性安排在同一天里把两个展览都看一遍。

More